2025 版《中國藥典》10 月實施,蘇州益康環境純化水檢測資質獲更新,筑牢行業合規防線
2025 年版《中國藥典》在 2020 年版基礎上實現了標準體系重構、技術要求升級、監管邏輯優化,覆蓋品種收載、檢測方法、限度標準等核心維度的系統性革新。以下從 8 個關鍵領域展開細化對比,結合具體品種案例與技術細節說明差異:
2025 版收載品種總計6385 種,較 2020 版(6182 種)凈增 203 種,核心變化體現在 “新增臨床急需品種、淘汰風險品種、優化分類邏輯" 三大方向:
類別 | 2020 年版情況 | 2025 年版核心變化 |
中藥(一部) | 收載 2711 種,以傳統品種為主 | 增至 3069 種,新增 28 種(如臨床急需的慢性病用藥),不再收載 19 種:?淘汰野生瀕危原料品種(如含穿山甲的制劑)?剔除安全性存疑品種(如婦科通經丸、胡蜂酒)?新增三七凈制飲片(允許臨方打粉,避免滅菌導致皂苷流失 35% 以上) |
化學藥(二部) | 收載 2714 種,仿制藥標準占比高 | 增至 2776 種,新增 66 種:?自主研發抗癌藥(注射用、洛鉑)?心血管藥物(坎地沙坦酯氫氯噻嗪片 Ⅰ/Ⅱ)?收載 5 個生物類似藥(利妥昔單抗等)?純化水、注射用水轉至四部收載 |
生物制品(三部) | 收載 153 種,疫苗類占比不足 30% | 新增 13 種,修訂 62 種:?創新疫苗(雙價 HPV 疫苗、13 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)?單抗藥物(曲妥珠單抗、貝伐珠單抗)?淘汰 13 種工藝落后品種(如傳統血液制品) |
藥用輔料(四部) | 收載 335 種,與制劑關聯性弱 | 增至 387 種,新增 52 種(如新型包衣材料),修訂 136 種,強化與制劑安全性的關聯(如注射用氯化鈉內毒素限值收緊) |
2025 版全面淘汰非專屬性方法,推廣高靈敏度技術,新增69 項通用技術要求,檢測體系與國際藥典(USP/EP)的一致性提升至 85% 以上:
• 農殘檢測:新增 9 種農藥(嘧霉胺、百菌清、多效唑等),采用 LC-MS/MS 強制確認,禁用農藥由 33 種擴至 47 種,新增殺撲磷、氧樂果等 14 種高毒種。
• 重金屬檢測:
? 統一 52 種中藥材(鉛≤5mg/kg、鎘≤1mg/kg、汞≤0.1mg/kg),汞限值較 2020 版收緊 50%;
? 新增原子熒光光譜法(AFS),簡化汞元素檢測流程(貯備液濃度從 0.5μg/mL 提至 1μg/mL,提升穩定性)。
• 真偽鑒別:強制龜甲膠、鹿角膠等采用 DNA 條形碼鑒定,丹參酮提取物新增 “特征峰相對保留時間偏差≤±5%" 要求。
• 方法替代:全面淘汰非專屬性滴定法(如部分抗生素的酸堿滴定),推廣 HPLC/UPLC,如阿莫西林膠囊含量測定由滴定法改為 HPLC,定量限提升至 0.05%。
• 雜質檢測:
? 基因毒性雜質(如硝基苯類)需按 ICH M7 指南驗證,采用 LC-MS/MS 檢測,檢出限≤0.01ppm;
? 注射劑新增亞硝胺類雜質篩查,參考 FDA/EMA 標準。
• 溶出度:新增往復筒法(第三法),模擬腸道動態溶出,如非諾貝特緩釋片需同步測試 pH 1.2、4.5、6.8 介質中的釋放度。
• 宿主細胞殘留:單抗藥物(如利妥昔單抗)強制采用 qPCR 法檢測 CHO 細胞 DNA 殘留,限值≤10pg/mg,較 2020 版(ELISA 法,≤100pg/mg)靈敏度提升 10 倍。
• 純度分析:ADC 藥物新增 “抗體偶聯位點" 檢測,采用 LC-MS/MS 確認偶聯效率,避免無效偶聯物導致毒性風險。
2025 版基于風險評估,對高風險品種、關鍵雜質、生產過程指標設定更嚴格限值,倒逼產業升級:
類別 | 2020 年版標準 | 2025 年版標準 | 涉及品種舉例 |
注射劑可見異物 | ≥10μm 粒子≤500 個 / 瓶 | ≥10μm 粒子≤300 個 / 瓶 | 維生素 C 注射液、氯化鈉注射液 |
中藥汞含量 | ≤0.2mg/kg | ≤0.1mg/kg | 人參、當歸、甘草等 52 種藥材 |
化學藥殘留溶劑 | 非特定溶劑總量≤0.5% | 非特定溶劑總量≤0.3% | 口服固體制劑(如阿司匹林片) |
生物制品宿主蛋白殘留 | ELISA 法,≤100ng/mg | LC-MS/MS 法,≤10ng/mg | 貝伐珠單抗、曲妥珠單抗 |
中藥浸出物 | 川貝母≥9.0% | 川貝母≥7.0%(刪除含量測定項) | 川貝母飲片 |
原料藥晶型 | 無強制要求 | 特定晶型比例≥95% | 多晶型他汀類藥物 |
?
上一篇 : 沒有了
下一篇 : 生物安全柜檢測項目與技術要求